close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1  

來了澳門兩次

這次終於有機會造訪澳門八景之一的大三巴牌坊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2

 

遊客真的很多

 

還有基督教在宣教

 

發了一些紀念品..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3

 

這是前面的街道

 

就跟台灣大部份的古蹟或老街一樣

 

少不了有名產及紀念品販售..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4

 

我最喜歡的是這個

 

肉乾免費你試吃

 

所以我們就一直吃 一直吃

 

而且試吃都超大片的

 

通常吃的10片 就等於一大片肉乾了

 

好好吃唷

 

不過當天熱量攝取 一定超高滴~~

 

還有我有運動茶跟細喜錠...呵呵

 

還有一些傳統的杏仁餅.海苔肉鬆餅干,蛋捲等..

 

都是整塊給你試吃唷...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5

 

律師樓的街景

 

用綠葉紅花點綴的很漂亮

 

所以成了觀光客的拍照景點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6

 

晚上的大三巴 街景牌樓

 

葡式建築 晚上燈光打得真美..

 

 

 

 

 

2010澳門世界組會議-大三巴古蹟巡禮7  

 

 

 

中秋節前夕

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燈會

現場很漂亮歐~~

機乎每個店家前面都掛滿燈籠...

尤其狠多熊貓的燈籠...

以下是google找到的大三巴簡介:

大三巴牌坊是“澳門八景”之一,位於炮臺山下,左臨澳門博物館和大炮臺名勝,下連68級石階,顯得巍峨壯觀。

 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(即聖保祿教堂)的前壁遺址。

  聖保祿教堂屬聖保祿學院。天主教的耶穌會士早在1565 年已在聖安多尼堂側建立起第一間會院,後又在大三巴山上修建新會院,並附設教堂和供講授教理之用的學校。至1594 年,該學校升格為學院(當時的大學),成為遠東地區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,這就是著名的聖保祿學院。

  與聖保祿學院毗連的聖保祿教堂,創建於1580 年,于1595 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,教堂焚燬。1602年開始第三次重建,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。整個建築工程直至1637-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;目前所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部分。1835 年,一場大火燒燬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,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。自此之後,這裡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。

  教堂後部遺址于1837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,至1854年為止。

  1990~1996年間,澳門政府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、修復及再利用工程,由葡國建築師負責策劃和設計,多位考古學家、歷史學家和博物館學家參加工作,耗資二千多萬元,經5年考古、勘察及營造,並建成一博物館,于1996年10月間落成,大三巴牌坊因而得到完善的保存。

    建築描述:

  大三巴牌坊的建築由花崗石建成,寬23米,高25.5米,上下可分為五層,自第三層起往上逐步收分至頂部則是一底邊寬為8.5 米之三角形山花,整個墻壁是巴洛克式,但一些設計或雕刻,卻具有明顯的東方色彩,如中文或象徵日本傳統的菊花圓形等圖案,這座中西合壁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。

  牌坊第一層,即入口層,此一層共有三個入口並有十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墻面,大門兩側各3 枝,側門一邊各2枝,小門門楣上有耶穌會簡字IHS的浮雕圖案,正門上則寫有“MATER DEI”,說明此教堂是供奉聖母;第二層相應是第一層之延續,墻壁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個窗口組成,窗楣上有均有7朵瑰花浮雕裝飾,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欖樹裝飾,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,供奉四個天主教聖人;第三層是裝飾最豐富的一層,並開始收分,墻中央設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龕,供奉著聖母,兩側各有3個天使浮雕,此一層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,兩側以方尖柆代替壁柱,是下面兩層柱體的延續,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,左邊是智慧之樹及一隻七翼龍,其上有一聖母,側有中文“聖母踏龍頭”字樣,而右邊對稱位置上則是精神之泉及一隻西式帆船,上有海星聖母。在柱組外邊是一頂呈弧狀之扶壁,右邊是一骷髏及中文字“念死者無為罪”;左邊則是一魔鬼浮雕,中文則是“鬼是誘人為惡”,此層最外側兩塊墻身是由兩條帶有圓頂之方尖柱,而墻側則設有中國舞獅造型的開大口之獅子;作滴水之用,在第四層是一耶穌聖龕,兩側有耶穌受難之刑具浮雕,往外由四枝混合式壁柱組成,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,柱兩邊有弧形山墻。第五層是一三角形山花,中間有一銅鴿,頂部設有十字架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三巴 澳門 世界組訓練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ny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